富商董旺专爱结交官场中的名士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普通的老百姓虽然无权无势但有些时候小人物也是一支潜力股

  

  一、刘知府的故事

  

  清朝同治年间,杭州有个名叫董旺的大富商,此人肚里没多少学问,却很喜欢附庸风雅。平时,董旺专爱结交官场中的名士,对普通的“白丁”则不屑一顾。

  

  董旺最信奉的名言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为此,他请人把这句话写成对联,高悬在客厅正中。

  

  这天,董旺在家里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宴请新结交的三位朋友。那三人不但满腹经纶,而且都是了不起的达官显贵,他们分别是:杭州知府刘炳文、浙江学政张旷、盐法道台郭怀远。

  

  中午时分,刘、张、郭三人同时来到了董家。

  

  落座后,刘炳文望着客厅墙上的对联,蹙眉沉吟道:“谈笑有鸿儒当然很好,不过嘛,这往来无白丁却值得商榷。”

  

  董旺疑惑地问:“炳文兄,此话怎讲?”

  

  刘炳文解释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丁虽然无权无势,但千万不可小觑。若赶巧时,小人物也能起到大作用。”

  

  见董旺仍听得一头雾水,刘炳文现身说法,讲起了几年前的一段往事。

  

  刘炳文28岁那年中了进士,被吏部分派到浙江做候补知县。因为手头拮据,再加上省里无人帮衬,刘炳文候了十来年仍没补上实缺,这可把他急坏了。

  

  同治三年,浙江好几个县的地方官出现空缺,候补知县们闻风而动,纷纷去巡抚衙门上下打点。刘炳文知道机会难得,若再错过这一拨,自己恐怕要当一辈子候补知县了。于是他咬咬牙,变卖家中所有的财产,又四处借贷,总算凑出一大笔银子,打通了巡抚衙门牛师爷的关节。

  

  有钱能使鬼推磨,牛师爷收下银子后拍着胸脯担保,一定设法让刘炳文当上实缺知县。刘炳文乐得心花怒放,当即带着家眷,兴冲冲前往省城。

  

  可天有不测风云,刘炳文刚赶到杭州,那牛师爷突然暴病而亡。这下,刘炳文为补缺所花的银子全打了水漂。眼瞅着知县当不成,故乡的房产又统统卖光了,一家老小困在客栈里,刘炳文急得差点上吊。

  

  就在刘炳文走投无路时,客栈的冯掌柜伸出了援助之手。

  

  这冯掌柜是个热心人,他看刘炳文成天愁眉不展,一家老小又哭哭啼啼,就过来打听原因。刘炳文正苦闷至极,便将自己的遭遇和盘托出。

  

  说到最后,刘炳文仰天长叹:“唉,如今我知县当不成,又无家可归,实在是进退两难!”

  

  冯掌柜听罢,想了一会儿问道:“刘大人,您禀见过巡抚吗?”

  

  刘炳文说:“还没有,因为断了牛师爷这条门路,所以一直拖着。”

  

  冯掌柜长吁了一口气,说只要没见过巡抚,此事就有挽回的余地。

  

  刘炳文疑惑地问:“牛师爷已死,我又拿不出新的银子打点,而巡抚为人十分苛刻,现在还有啥办法可想呢?”

  

  冯掌柜说:“我妹妹在巡抚家里做事,可以从中帮忙。”

  

  一听这话,刘炳文顿时喜上眉梢,忙打听冯掌柜的妹妹在巡抚家做什么。冯掌柜说妹妹在那儿当娘姨,专门给巡抚大人倒马桶。刘炳文听后立刻泄了气,心想:一个干粗活的娘姨,能帮什么忙呢?

  

  愣了片刻,刘炳文抱着一丝侥幸,试探着问:“冯掌柜,令妹的人缘一定极好,跟巡抚的内眷混得很熟吧?”

  

  冯掌柜连连摇头:“小妹又聋又哑,跟谁都搭不上关系。”

  

  一听这话,刘炳文的心彻底凉了。冯掌柜没瞧出对方的失望,继续侃侃而谈。他告诉刘炳文,自己的这个法子虽没有十足的把握,但值得一试。

  

  刘炳文有气无力地问:“是啥办法啊?”

  

  冯掌柜微微一笑,说:“这个暂时保密。但刘大人千万要记住,在我选定日子之前,您不要擅自去见巡抚,此乃成败的关键,切记切记!”

  

  见冯掌柜说得十分认真,刘炳文只好点头答应,他心里嘀咕道:唉,事到如今,死马当活马医,就把姓冯的当根救命稻草吧。

  

  转眼过了一个多月,遴选候补知县的最后期限将至,可冯掌柜那边仍毫无动静。正当刘炳文彻底绝望时,冯掌柜风风火火找来了。

  

  一见面,冯掌柜就给刘炳文道喜:“恭喜刘大人,贺喜刘大人,您当实缺知县的机会来啦!”

  

  “你的意思是,我可以去见巡抚了?”刘炳文狐疑地问。

  

  冯掌柜不住点头:“就在这一两天内,您赶紧去见巡抚,保管有好结果!”

  

  看冯掌柜说得如此硬气,刘炳文将信将疑。次日一早,他穿戴整齐,忐忑不安地来到了巡抚衙门。

  

  巡抚见到刘炳文时满面含笑,神色非常和蔼。刘炳文小心翼翼,把自己的履历和现状详细说了一番,然后屏住呼吸瞧巡抚的反应。

  

  巡抚依旧和颜悦色,捻着胡须对刘炳文说:“候了十年,这也真难为你了。”

  

  听这口气,刘炳文的眼前顿时一亮。

  

  略一沉吟,巡抚扭头问站在旁边的文案师爷:“你查一查,现在哪几个县还有缺份?”

  

  文案师爷答道:“奉化、金华、玉环三县尚有空缺。”

  

  巡抚听了,对刘炳文说:“这三县之中,奉化最富庶,你就补这个缺吧!”

  

  刘炳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得差点晕过去。

  

  文案师爷送刘炳文出衙门时,艳羡地问:“能捞到这样的肥缺,刘知县一定走了不少门路吧?”

  刘炳文含糊地支吾了几句,他心里明白,这全是冯掌柜的功劳。

  

  回到客栈,刘炳文赶紧向冯掌柜道谢。

  

  冯掌柜说:“我只是传递消息,真正起作用的是我妹妹。”

  

  刘炳文猜测道:“令妹肯定想方设法,拜托了巡抚家的某位贵人?”

  

  冯掌柜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没有,没有,她谁都没托!”

  

  “那么,令妹究竟用了什么法子,让巡抚如此照顾我呢?”刘炳文百思不得其解地问。

  

  冯掌柜挠着头皮笑道:“嘿嘿,其实也没啥,说白了很简单……”

  

  紧接着,冯掌柜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巡抚大人有个便秘的老毛病,到了夏天症状更加严重,常常四五日憋不出一点屎来。此时,巡抚寝食不安脾气暴躁,瞧谁都不顺眼。等到天气转凉,巡抚便秘的毛病会大大减轻,那时他心情舒畅,对人宽宏而且友善。冯掌柜的妹妹长期在巡抚家倒马桶,晓得这个秘密。

  

  前一阵是三伏天,巡抚被便秘折磨得死去活来。但酷暑之后是秋凉,所以冯掌柜料定,再等个把月巡抚的大便就会通畅。到那时让刘炳文去见巡抚,赶上巡抚大人心情好,当实缺知县就不难了。于是,冯掌柜悄悄嘱咐妹妹,请她密切关注巡抚的马桶,一旦巡抚大便通畅,立刻来报信。

  

  昨天早上,冯掌柜的妹妹用手语告诉哥哥:巡抚能正常排便了!得知这个消息,冯掌柜当即催促刘炳文,赶快去见巡抚……

  

  听到这儿刘炳文恍然大悟,对冯掌柜兄妹感激不尽。

  

  奉化果然是个好地方,刘炳文只当了一任知县就发达了,此后他官运亨通,没几年便升任杭州知府。

  

  讲完自己的故事,刘炳文由衷地感叹道:“冯掌柜虽是个小人物,却在关键时刻起了大作用,所以白丁也很值得交往啊!”

  

  在座众人频频点头。

  

  刚才这段故事,勾起了学政张旷对往事的回忆,他接过刘炳文的话头说:“小人物之所以值得交往,不仅因为他们有时能起特殊作用,还因为其中不乏正直善良的大好人。诸位若不相信,我也来讲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

  

  随后,张旷讲起了他的故事。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yewandou

一个人要有坚强的毅力,否则他将一事无成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